Search

💗【禮義廉恥故事】~管寧善化

詩曰:管寧割席,以愧希榮,牽牛代牧,備汲息爭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💗【禮義廉恥故事】~管寧善化

詩曰:管寧割席,以愧希榮,牽牛代牧,備汲息爭。
管寧是三國時期的人,他從小做事認真專注,從不分心。有一次,管寧和朋友華歆在地裡鏟地,華歆突然剷出一塊銀子,管寧毫無理會繼續鏟地,而華歆卻將銀子揀起來,看了又看,然後才依依不捨地丟掉。
還有一次,他們倆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,管寧十分認真,專心致志地閱讀,可是華歆卻不那麼專注。忽然門外的大街上人聲嘈雜,議論紛紛,說是一個有名的大官經過這裡。華歆再也坐不住了,心想:出去看看也許可以交一個朋友。於是,放下書本看熱鬧去了。
管寧對華歆這種三心二意不認真讀書的態度很生氣,於是拿出刀子,割斷了坐在身下的席子,表示自己決不和華歆一樣,要和這種人絕交,並且對華歆說:“你不是我的朋友了。”華歆覺得十分慚愧。管寧以割席來教育華歆,讓他知道追逐名利與金錢的心理及行為是可恥的。
鄰居家有一頭牛,在田裡亂跑破壞了田稻,管寧就牽著牛到清涼的地方放著,並且自己替他們看守著。牛主人非常地慚愧,好像受到嚴厲地懲罰一樣。
管寧做官的鄉里有一口井,汲水的人為了搶先,經常很早起來排著長隊,後來的人有的還想搶先,經常發生爭鬥。管寧就買了許多汲水的器具,早晨比汲水的人起得都早,不等他們到就盛滿了水,放在井旁邊等著他們取走。於是,搶先汲水的人都深受感動,感覺很慚愧,當下的社會風氣由此變好了。

📍影片出處自
https://youtu.be/Iq0nSrTzkC0

📍文章出處自
https://heatask.com/history/25789.html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📝【學習小小心得】
聖賢因心中的道德尺規,做人行事清白廉潔,心中不起貪念之心,不做利己而貪他人便宜的事情,也不貪求自己所得利益,只要為人人著想,沒有什麼吃虧與不吃虧的事,以立身行道喚醒人人心中的恥心,改過向善,明白人生走一遭不是為眼前貪圖小利而才能存活,而是應該努力積極改過自身,立聖賢之志,讓人人都好的方向學習,由此可見古聖先賢的道德涵養,與現今社會的教育走向是逆道而行,人人之間的互助、互愛一點一滴的都在流失中,處於分裂的意識形態而相互爭奪利益,唯恐傷及自身,這是棄中華文化學習的惡果。人人心中都有良知,深入學習古聖先賢傳流下來的智慧,運用於做人處事,也人人皆能安定幸福源頭,這留傳的智慧真的值得好好深入學習呀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